关于钦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2月22日在钦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黄登成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稳增长的决策部署,坚持“开放创新、稳中求进、扩量提质”的工作总基调,以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年”和“园区基础设施会战年”活动、精准大招商为总抓手,深入落实“六稳”任务要求,经济运行稳中提速、积极向好,顺利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全力做好稳增长工作,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区前列。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降成本41条政策措施,及时出台我市降成本35条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服务,推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年gdp完成1102亿元、增长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24.1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0.9亿元、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6亿元、增长12%,港口吞吐量完成6953.5万吨、增长6.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7.4万标箱、增长45.9%,财政收入完成154.1亿元、下降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5亿元、下降1.7%,外贸进出口总额44.3亿美元、下降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0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7元、增长9.3%。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分别排在全区第二、第三、第一位。稳增长工作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得到通报表扬,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政策措施成效获得自治区激励表扬。
(二)精准服务企业,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1. 抓帮扶降成本,工业经济回升趋稳。每月定期举行一次“非公企业接待日”活动,实行“一企一策”帮扶,帮助企业解决用电、融资、用地、审批等难题,全年为企业降低用电、用工、税费等成本超过4.5亿元。其中,成功争取到中石油等8家企业获得直供电量8.99亿千瓦时,并获得自治区对2家企业在原用电量基础上扩大用电量部分给予每度电优惠0.15元的政策。推动东油沥青、中信大锰、恒星锰业等临港工业企业成功复产。向23家企业发放“惠企贷”贷款达到2.7亿元。国投电厂二期、中船修船一期等项目投产,新增上规企业1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7%,其中,临港工业产值下降6.6%,比年初收窄3.8个百分点。
2. 抓提升促投产,县域工业突破1000亿元。出台实施县域工业提升工程的决定,卓能新能源锂电池一期二标段、众森医药等项目建成投产,卓能新能源公司产品成为广西首个进入国家《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的产品。县域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6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8.7%,对全市工业产值贡献率达到137.7%。
3. 稳生产促效益,主要工业行业增产增效。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饲料、人造板、纸浆、中成药、水泥、商品混凝土产量分别增长29.1%、51%、28.7%、22.2%、18%、16.4%;机械、冶金、木材加工、建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9%、19.5%、26.8%、27.5%。全市亏损工业企业数下降10.9%。工业增加值增长9.9%。
(三)全面实施“两个年”活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1. 抓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年”和“园区基础设施会战年”活动,全年统筹推进540个重点项目和124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共举办了7次35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实现玉柴石化30万吨异辛烷等项目开工建设,国投电厂二期、力顺轻型载货汽车升级改造等项目竣工,华谊煤基多联产等龙头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市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竣工2568个、增长41.5%。组建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8个指挥部,推动“园区基础设施会战年” 78个重点项目实现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
2. 抓重点领域投资,投资拉动不断增强。市政、商贸、农业投资分别增长57%、23%、42%。钦州港区投资增速从最低1.7%逐月攀升至39.7%。民间投资完成672.2亿元,增长23.1%,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90%。
3. 抓精准大招商,发展后劲增强。创新推行驻点招商、市场化招商,成功引进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研发生产基地、灵山七喜大水牛电子工业基地、钦北肯泰医药产业园等项目。成功举办了全国烯烃及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及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等企业在株洲、贵阳、广州、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开展了联合招商推介活动。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50个,引进国内外资金达到510亿元。
(四)全力推进港口开发建设,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初具规模。
1. 深化合作,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大榄坪港口发展区总体规划和三墩二期扩区规划,集装箱货运站(cfs)等项目开工建设。国投煤炭码头、30万吨级支航道、金鼓江航道、东西航道清淤工程等项目竣工,30万吨级油码头栈桥工程、金鼓江14-17#泊位工程开工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双向航道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2. 海陆并举,物流通道建设加快。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6改8”工程、陆屋至灵山一级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等加快建设。出台了专项奖励政策,钦州港至贵阳铁路货运专列实现开通运行。出台了2016年钦州港航线和集装箱业务补贴奖励标准方案,新开通钦州港至中东、马来西亚等5条外贸集装箱航线,集装箱航线达到27条,促进集装箱物流逆势快速增长,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建设步伐加快。
3. 优化服务,口岸“大通关”建设提速。钦州港口岸联检大楼建成投入使用,钦州电子口岸一期正式运营,口岸检验检测平台启动建设,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启用,口岸查验部门“三个一”、“三互”合作机制加快推行。
(五)加快城市开发建设,现代城市形象和品质持续提升。
1. 提品位,滨海新城加快建设。滨海新城“四区三场两街一带一湾”项目全面推进,茅尾海黄金海岸海滨浴场建成对外开放,兰亭街陆续开业运营,北部湾国际人才创业基地一期竣工,引进了京华国际艺术双语学校等项目。以滨海新城为核心的钦州片区,作为国家级五象新区功能延及区纳入上报国务院的方案中,有望获批。
2. 强功能,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一环六横六纵七通道”主城区路网加快形成,南北二级公路桅杆坳至清水窝城市道路、金海湾西大街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子材东大街东段、蓬莱大道北延长线、环城东路北段等项目竣工通车,打通了扬帆大道、蓬莱大道等“半边路”。市第三水厂竣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钦州市天然气专供管道等县县通天然气工程项目建成运营,“西气东输”管道天然气正式向主城区供气。正式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成功举办第九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2%、33.4%、10.6平方米。
3. 打基础,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全面推进。出台了“智慧钦州”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正式启用,钦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电子政务专网办公统一平台、电子政务外网工程和云计算中心过渡机房建成投入使用,市民“一卡通”项目建成并试发卡运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成园区智慧城市及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园区地下地上空间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信息一体化。
4. 争示范,县域城镇化呈现亮点。浦北县获批纳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成为全区四个试点县之一。推进自治区百镇扶持壮大建设示范工程5个示范镇建设。开展灵山县、浦北县2个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出台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细则,全面放开中心城区、县城和镇区的落户限制。
(六)加大扶持特色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向好。
1. 搭平台,商贸消费保持活跃。举办了电商源头货采购节、保税港区洋货购物节等促销活动,广西东盟商贸城、长融世贸广场等重大商贸项目加快建设。灵山县获批为2016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浦北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开园、入园企业超过50家,农村众包物流+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顺路发”app投入运营,广西二维码中心浦北县分中心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搭建了“东盟汇”、“农业+互联网”等大型商务平台。
2. 出新策,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全面推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以购代建”等货币化安置模式,出台了支持农民工等新市民购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暂行办法,在2-3月、11-12月分别在中心城区实施为期2个月对购买新建商品房给予契税补贴的政策,共补助住房9393套,补贴资金8414万元。全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60万平方米、达到162.5万平方米,库存比2015年减少28.4%。
3. 抓特色,旅游业持续升温。钦南区获批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获评为第三批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举办了蚝情节、茅尾海国际帆船赛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灵山县马肚塘村列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八寨沟景区荣获“2016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称号,林湖森林公园、长融水世界等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新增九佰垌农业公园等8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那雾山森林公园对外开放,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三娘湾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等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发行旅游惠民卡超过3万张。成功承办2016年两广城市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807.4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73.6亿元,分别增长67%、69.7%。
4. 强创新,金融服务稳健发展。新增广西远景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国海证券北部湾分公司入驻开业。白海豚产业投资基金完成了基金管理公司组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实施财政资金资本化战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开发建设,分别与上海东方汇富、国开行等机构共同成立了多个基金,总规模近200亿元。灵山县获批成为广西第四个“信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20.7亿元、595.2亿元,比年初增加102.3亿元、48.1亿元。
(七)提升国家级平台功能,开放合作呈现新亮点。
1. 健全合作机制,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全面加快。中马“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钦州成功召开,第二届“两国双园”联合推介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成功举办,与马来西亚国家创新中心、东海岸经济特区等多个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欣意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保利协鑫分布式能源、中马科技园、智慧园、燕窝加工贸易基地、互联网创教空间等项目开工建设,慧宝源生物医药项目实现试投产,国家级燕窝及营养保健食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竣工投入使用。全年新引进项目40个,总投资240亿元。
2. 培育特色业务,保税港区运营实现新突破。完善汽车贸易服务体系,争取进口汽车就地上牌政策取得重要进展,打通了柳州汽车“南车北运”海上新通道。全面推进“蚂蚁洋货”进口商品连锁品牌战略,国际商品直销中心进驻电商等企业超过60家,广西首个跨境电商进口零售平台海购365正式上线运行。肉类指定口岸进口业务正式开展,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直升机临时起降点机坪、机库建成,直升飞机临时起降业务获批营运。全年进口汽车3100辆,进口酒类207万升,分别增长76.5%、52.2%;新引进企业83家,达到307家。
3. 加强合作交流,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召开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合作网络中方秘书处正式挂牌并设在钦州。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一期正式启用。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等加入合作网络。4月在马来西亚关丹市成功举办了首届“钦州日”交流活动。成功与老挝琅勃拉邦港正式缔结为国际姐妹港,与老挝琅勃拉邦市正式签署友好城市意向书。
4. 超前统筹谋划,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出台了2016年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方案,提出了8个方面48项创新事项,其中,跨境电商零售保税进口、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建立国际商事仲裁机制等事项正式实施,平行进口汽车试点、毛燕指定进口口岸、活牛指定进口口岸等启动申报。开展了“三区统筹”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条例》通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园区有望成为全区首个法定治理机构。
5. 多措并举,努力稳定对外贸易。组织企业参加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马来西亚关丹商品展销会、第119届春秋广交会等国内外商品展会。金桂浆纸“金蝶兰”获评为广西出口名牌。制订出台了《钦州市实施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服务贸易协议工作方案》,cepa先行先试正式启动。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完成28.3亿美元,位居全区第二位。钦州跻身全国城市外贸50强,排在全区入列城市之首。
(八)着力创新深化落实,重点改革取得新进展。
1. 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创新推进。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实施“全城通、就近办”“六证合一”等登记新模式,获得列入自治区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试点并正式启动。全年新发展有限公司3268户、个体工商户1.6万户。
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59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12项,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去行政化工作。开展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组建。新市民服务中心建成并搬迁办公。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建成,申报项目1421个,投资总额1283.5亿元,位居全区前列。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市、县、镇三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布工作,取消、下放、转移、整合、暂不执行的权力事项3049项。开展灵山县、钦北区镇政府(街道办)权责清单试点。全面完成全市乡镇(街道)“四所合一”改革。
4. 财税、公务用车等改革扎实推进。5月1日起实施全面“营改增”试点工作,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性服务业4大行业税负基本实现“只减不增”。完成行政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同时启动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查摸底等前期工作。正式启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核发了全区首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市、县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揭牌成立,正式开展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
5.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级“抗肿瘤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慧宝源“曲沙他滨”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成为广西首个1.1类新药。新增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家,新增认定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全市专利受理量2060件,其中发明专利受理量156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
(九)突出特色发展基础提升,“三农”工作势头良好。
1. 农业种养殖稳中有升。实施“一年三造、亩产万斤”粮食高产试验项目,全年粮食产量112.8万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任务。开展“菜篮子”升级工程,新建钦南区胜裕蔬菜等4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蔬菜产量145.8万吨。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9+3”提升行动,全年水果总产量190.5万吨,增长7.3%。新建1.5万亩“双高” 糖料蔗基地建设,全年糖料蔗产量375.7万吨。大力发展水产畜牧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全年水产品产量57.7万吨、肉类总产量30.6万吨,分别增长5.4%、0.2%。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0.1亿元、增长4.2%,第一产业增加值221.1亿元、增长4%。
2. 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重点抓好荔枝、香蕉、火龙果、黄瓜皮等特色优势品种结构调整,新建标准果园9个,荔枝、香蕉、火龙果、黄瓜产量分别增长12.3%、5.4%、22.9%、14.1%。新建成灵山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区等3个自治区级、7个县级、7个乡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3.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四个专项活动,完成345个自治区级示范村屯和5110个一般村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53.2万平方米,累计有21个村获广西“绿色村屯”称号,5个镇获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镇,12个村获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村;累计完成沟渠清淤联通工程247公里,建成4座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98处、新增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2.86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3%;完成屯级道路建设1560公里;完成“公路果化”652公里。完成清淤渠道1209公里,渠道防渗建设94公里;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99万亩。
4.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铺开,全年新增确权颁证耕地面积102.7万亩、累计达到152万亩,新增确权登记农户38.2万户、累计达到45.6万户。新建成镇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4个,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3万亩、累计达到40.9万亩。灵山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运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667家、累计达到1896家,新增自治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2家,家庭农场新增83家、累计达到470家。争取到灵山县、浦北县列入全国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灵山县获批成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获得自治区批准大蚝养殖政策性保险面积扩大至6200亩。
(十)加强民生工作,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继续深入实施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累计投入民生的财政资金达到16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2.4%。
1. 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实施解决主城区“入学难”三年攻坚六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27个教育重大项目建设,白石湖实验小学、文实中学等主城区4所中小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北部湾大学二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灵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1217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薄项目加快建设。
2. 卫生计生事业稳步推进。制订出台新农合市级统筹实施细则,市直6家、县区14家、民营2家共22家医院全部实现新农合即时结报。全市310万城乡居民参加了新农合大病保险,2.05万人次获得大病保险补偿,赔付资金达到5659.6万元。组建17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全市首个医疗联合体。
3. 公共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了广西(钦州)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暨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大典、第一届跳岭头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活动。广西北部湾博物馆和坭兴陶博物馆建成使用,刘永福纪念馆建成主体工程,广州会馆修缮等文物保护工程完成。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化惠民活动,全年送戏进农村1000余场,“三项电影”放映完成17000余场,举办“广场大家乐”、“欢乐秀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300多场。
4. 就业创业持续扩大。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周三招聘会”等招聘活动,举办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115场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3842万元,惠及15万人。建成15家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团队277个,带动就业1325人。建设自治区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和农民工培训实训基地,3个农民工创业园入驻企业超过150家,直接带动就业超过700人。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3.57万人。
5.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灵山县获列为全国救急难工作试点县,全市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749.3万元、五保供养资金7950.3万元、救急难和临时救助资金1553.3万元;完成新一轮最低生活保障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标准市辖区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灵山县和浦北县提高到每人每年54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65元。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2.7万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6.73万人、48.58万人、9.22万人、12.49万人和11.21万人,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4509套、基本建成7904套、分配入住7372套,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6427户、竣工4339户。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灵山县伯劳镇中心敬老院等4所示范性中心敬老院和市老年公寓养护楼、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
6. 生态环保进一步加强。完成淘汰39万吨煤炭落后产能的任务。新建成生活污水截污直排口项目66个及钦北皇马等污水处理厂,新开工建设36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完成茅尾海沙井生态修复工程。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5.2万亩,森林抚育61.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2%,森林蓄积量达到3034万立方米、增长4.3%。超额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年度减排任务及水环境质量、pm10控制目标任务。
7.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开展了“一户一册一卡”、特色产业帮扶等脱贫工作,投入产业扶持资金8000万元,设立了49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并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3亿元,完成贫困户改造危房2792户,累计投入7.59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全年成功实现8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万人脱贫。
8. 社会安全稳定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强化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试点顺利通过自治区中期评估,社会公众满意度达到70%以上,创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城市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自主研发的勘查现场“微察”系统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社会大局稳定。
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这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驾驭复杂困难局面、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能力,充分体现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一是产业质量总体不高。临港工业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未真正形成。县域工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县域工业产值的比重小,产业整体质量不高。二是园区配套条件不完善。产业园区特别是县域工业园区普遍存在路网、污水处理、供水、电力等设施建设滞后、未及时配套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正常生产;港口物流配套设施不完善,综合功能尚未真正发挥。三是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新增上规企业少,产值贡献率低;重大项目支撑明显减弱,新开工项目少,工业、港口交通等重点行业投资增长乏力,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逐年下降。四是融资难依然突出。在经济下行、企业经营状态不佳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条件要求更严,融资难、融资贵更突出,部分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安排
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8%;
——财政收入与上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港口吞吐量73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75万标箱;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9%;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引进国内外到位资金增长1%;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
——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10.5‰左右。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及措施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创新有为”工作总基调,全力实施“创新年”活动,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机制破解难题,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和扩大新增长点。
围绕增加有效投资,创新抓项目的理念和方法,更加注重抓工业项目建设,健全项目工作机制和要素保障体系,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 开展工业项目推进攻坚,加快打造千百亿产业集群。
(1)突破重大龙头和产业链项目建设。重点争取华谊煤基多联产一期等优势产业龙头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进清大20万吨二甲醚、南部湾30万吨苯乙烯等项目建设,力争玉柴30万吨异辛烷等项目竣工投产,积极洽谈引进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等项目,推进石化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打造芳烃、烯烃两条特色产业链;推进中船修船一期修船资源整合项目全面投产,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船舶研发中心项目,加快形成修造船产业体系;实现力顺轻型载货汽车升级改造项目全面投产,规划延伸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扩大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生产规模,加快建设东南纸业高端纸品一期工程,继续洽谈引进纸产业链项目。积极做好已入园临港大企业改扩建项目或新上项目的前期服务。
(2)加大中小项目建设力度。重点推进灵山县正久生泰gmp级冷链食品生产配送、浦北县环保屋材料、钦南区中节能风电厂、钦北区肯泰生物医药等县域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业成化工甲醛、凯兴电子、华汇新材料、卓能新能源一期三标段等项目建成投产,带动提升县域特色工业的规模和质量。
(3)积极引进建设新兴产业项目。制订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云计算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集聚区。发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两国双园”的政策优势,支持新兴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打造北部湾经济区高端新兴产业基地。加快钦州高新区产业集聚,重点实现富仕通科技产业园二期、南珠制药、骏升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项目投产,积极培育无人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特色集聚基地。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开工建设灵山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加快建设灵山八一茶场、浦北龙门等风电项目,加大科技创新载体培育建设,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培育和认定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市本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以上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2家。
(4)服务企业稳产扩能。坚持“一企一策”帮扶,重点服务好中石油、国投、金桂、中粮等支柱企业稳产达产;继续帮助石化企业协调解决生产原料及物流运输问题,力促玉柴、泰兴、天恒、泓达、澄星等石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进中国五矿集团加快对钦州港区铁合金企业的整合重组盘活,提升铁合金行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扩大“惠企贷”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 深入开展园区基础设施三年攻坚活动,提升产业发展承载能力。
(1)优化拓展临港产业空间。完成石化产业基地规划整合修编,争取尽快建成鹰岭作业区至石化产业园公共管廊、金鼓江作业区13-17#石化码头、大榄坪至三墩公路路面改造工程等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加快三墩循环经济示范岛建设。争取钦州作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调整方案。
(2)完善提升县域工业园环境。加大投入,统筹建设灵山工业区、浦北工业集中区、钦北皇马工业园、钦南金窝工业园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条件。支持县域工业园创建自治区级重点产业园区。支持灵山武利木业产业园、钦北中医药产业园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成为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升级的示范基地。
(3)推进高新区升级发展。实施一期土地整合优化,尽快建成标准厂房、“一横两纵”主干路网等二期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和引导富仕通、骏升科技等现有企业扩能升级,扩大企业招商入驻,确保201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80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开展钦州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申报等工作,加快完成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4)加快北部湾华侨投资区开发建设。完成第一期3600亩用地规划成片调整,全面推进丽光农场体制改革,完成农场管理体制、国营连队和农村管区管理体制、人事薪酬三项重点改革,开工建设园区“一纵一横”主干路网和供排水、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重点争取中澳农业食品产业园、澳华进口活牛羊屠宰加工等现代农业、旅游休闲招商项目落户,力争实现园区开发建设的突破。
3. 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完善市重大办运行机制,健全项目服务专员、项目进度月报和周报等制度。建立健全“一个重大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位联系领导、一个服务班子、一份工作计划”项目推进机制。加大项目建设结算力度。抓好重大项目开竣工,在重点时段组织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确保月月有重大项目开竣工。2017年统筹推进重大项目600个左右,总投资400亿元左右。
4. 强化要素保障,为项目建设创造更好条件。加大已出让土地的清理力度,重点处理已出让地块的遗留问题,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创新征地搬迁模式,加大征地搬迁力度,争取尽快形成“净地”交付,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征地搬迁安置体制改革,探索筹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引导被征地群众依托股份合作社参与园区征地搬迁。加大土地、海域收储,探索开展土地收储政府采购。研究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配套政策,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创新性金融产品的开发运用,推进设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金融租赁等融资模式。加强政府债券管理,争取自治区政府债券额度分配支持,用于置换存量政府债务和保障在建项目资金。
(二)深入开展精准大招商,力争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围绕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创新招商机制、招商方式、招商理念,强化招商工作力度,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1. 健全精准招商机制。落实委托招商、市场化招商等招商机制,聘任一批有实力的投资中介机构及个人开展招商,扩大招商网络和资源。推行招商引资“四个一”活动,年内每个单位包装一个以上好项目、邀请一批客商来钦考察、引进一个好项目、跟踪服务好一个落户企业。研究建立项目落地快速协商机制。完善区域联动和县区招商工作机制,推进与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及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等合作开展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参加自治区招商推介活动。建设完善互联网招商信息平台。扩大开展城市营销活动。
2. 加大重点区域精准招商。调整优化专业招商小分队和招商工作组力量,分片区对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招商,利用好当地商会、协会、联谊会和企业、合作伙伴的招商资源,开展针对重点企业的推介跟踪洽谈,大力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3. 开展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招商。突出龙头和产业链招商,集中攻坚石化、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三个千亿元产业项目招商,加大电子信息、能源工业、造纸工业、粮油食品、现代物流、新材料、信息服务等百亿元产业的招商力度,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加强对县区招商引导,更加注重针对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电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招商,优化招商项目的区域统筹布局,形成县域特色中小企业集群。
4. 积极引进总部经济项目。研究出台引进总部经济企业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商贸、建筑业、交通物流等领域在本地经营的企业在本地注册,争取更多企业在本地设立总部或区域性公司。
(三)大力提升港口综合能力,加快打造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
围绕提升枢纽大港的功能,在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在港口开发合作、港航物流培育、口岸通关等方面开展创新,扩大港口集聚效应。
1. 全力提升港口通航能力。建成30万吨级码头栈桥工程,实现港口通航能力提升到30万吨级。争取大榄坪港口发展区、三墩二期扩区纳入北部湾港总体规划修编、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调整,并启动大环、三墩二期扩区码头作业区的规划建设。开工建设20万吨级集装箱航道、10万吨级集装箱双向航道、大榄坪南作业区9-11#集装箱码头等深水航道、大能力泊位,加快大榄坪作业区12-13#泊位、金鼓江作业区11-12#泊位、鹰岭作业区2-4#泊位等项目建设,重点确保建成勒沟航道整治工程、三墩作业区通航水域整治工程(中船配套航道)及金鼓江作业区13-17#泊位,开展三墩二期扩区防波堤和锚地前期工作并争取纳入交通部“十三五”规划。尽快启动建设钦州港拖轮专用码头及海警、消防码头。
2. 全面推进大榄坪区域整体开发。加强与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对接合作,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启动区域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集装箱货运站(cfs)、有色金属物流园、正邦物流等已落户项目建设,做好对外联合招商,争取工程机械、港航物流等一批项目落户,按照“成熟一片、实施一片”的原则有序推进片区开发,加快打造成为集产业、物流、港航于一体的港区。
3. 加快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力争开工建设北部湾铁路集装箱办理站、钦州火车东站至三墩铁路、钦州港东站车场和货场、南钦铁路电气化改造等海铁联运工程。全面推进钦州港区铁路整合,尽快开工建设钦州港站扩能改造、鹰岭至石化产业园铁路支线、鹰岭分区车场、金谷分区车场等项目。争取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浦北段建成,加快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6改8”钦州段、陆屋至灵山一级公路等建设,力争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南间至黎合江段、广西滨海公路环茅尾海九鸦至茅岭段、沙坪至那丽二级公路一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启动钦南通用机场项目申报并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4. 构建完善港航物流网络。出台新一轮口岸“大通关”三年扶持政策,争取新开通钦州港至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港口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尽快开通钦州保税港区至泰国林查班港 “水果快线”,争取开发与越南海防、海南海口的国际和区域水水中转业务。加快西南地区内陆“无水港”建设,实现贵阳至钦州港铁路货运专列正式开通和常态化运行,洽谈推进昆明“无水港”建设和遵义至钦州港铁路货运专列开通。
5. 加快创建全区优质口岸服务示范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等口岸监管创新模式,建立健全对接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机制,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并扩大平台应用,优化货物通关通检流程及物流监管模式,力争口岸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走在全区前列。推进钦州保税港区与马来西亚关丹港的通关便利化合作。运营好粮食、肉类、水果指定进口口岸,争取获批进境活牛指定口岸、进口毛燕指定口岸。争取北部湾海事管理中心(vts)设在钦州港,启动建设中国-东盟海事法庭。尽快设立北部湾“中心海关”。推进国投电厂码头、天盛油气码头、保税港区6-8#、保税港区1—3#、三墩等码头口岸对外开放。
(四)加大扶持创品牌,加快构建千亿元现代服务业体系。
围绕促进特色优势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在政策扶持、平台建设、新产业新业务新业态培育等方面开展创新,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 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争取中国-东盟农产品大市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服务长融世贸广场加快建设和开业运营,实现东盟商贸城小商品城扩大运营。组织开展汽车、家电、农副产品等专题促消费展销会活动。鼓励“个转企、小上限”,培育限上商贸企业,扶持现有限上企业做大做强。力争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亿元。
2.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制订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广西东盟商贸城阿里巴巴网络批发平台、“东盟汇”、灵山三科电商创业园、浦北县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等电商平台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扩大浦北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成果,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和区域中心;加快推进灵山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争取开展电子商务进社区试点。推动“淘实惠”、“邮乐购”等涉农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产销大户、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对接,举办新农村商网网上购销对接会、农产品o2o对接会等活动,扩大农产品网上交易。鼓励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训。
3.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石化产品交易中心、灵山三科农商城、浦北农产品交易中心、钦北皇马物流园等物流节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大型货车停车场。积极培育本地集装箱货运企业。加大对航运市场发展的扶持,引进更多船公司入驻,整合航运企业,支持设立更多的本地法人航运企业。争取北部湾联合船舶代理有限公司总部在钦州注册成立船务公司,统一经营管理钦州集装箱班轮航线。
4. 提质发展旅游服务业。加快三娘湾、茅尾海、八寨沟、五皇山、那雾山等重点旅游景点项目建设,策划推广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钦州“1小时旅游圈”。全力塑造特色旅游品牌,推进钦南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林湖森林公园、千年古陶城·园博园创建4a级景区,八寨沟、五皇山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创建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旅游扶贫示范区,开展钦南区城郊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带规划建设,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示范点和示范带。强化旅游区域合作,开发两广和西南的区域旅游市场,加强与马来西亚关丹市等东盟国家城市的旅游合作,开拓国内和入境旅游市场。策划举办钦州蚝情节、“活力钦州-月月旅游节”、“钦州人钦州玩”等活动,活跃旅游市场。2017年,力争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到180亿元,分别增长20%、25%。
5. 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力争1-2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建立工商登记部门与北部湾产权交易中心的股权登记对接机制,支持股权质押融资。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贷款及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创造条件探索开展跨境人民币投资、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跨境金融业务。引进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桂林银行入驻设立分支机构,推进钦州辖区农村信用社逐步改制为农商行。健全覆盖市县两级的服务网络,推行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代偿责任分担机制和损失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4321”政银担合作模式,降低担保费率。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成运营钦州市政府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实施“诚信商(工业园)区”示范工程。规范管理民间融资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化解辖区重点企业债务危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6. 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出台支持农民进城购房政策,推行棚户区改造“以购代建”、“以租代建”,组织和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大营销。加快一批上档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稳定房地产投资。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7. 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态。依托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等平台,培育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态,扶持发展科技服务、租赁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企业。
(五)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围绕打造现代生态滨海城市,着力在新城开发、城市功能完善、城市治理提升、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开展创新,带动提升全市城市建设。
1. 扩大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成效。尽快完成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白石湖中央商务区服务业集聚区、茶山江片区城市设计等规划。推进扬帆大道南延长线、北部湾大道、安州大道三条纵向交通要道两侧土地开发,全面打通白石湖片区和沙井岛片区路网,建成辣椒槌龙海路、茅尾海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形成白石湖商业圈、大学城创业街、辣椒槌滨海岸线景观带、“欢乐沙井岛”等特色城市功能区。开工建设广西海洋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市技工学校迁建、京华国际艺术双语学校等重点项目,建成疍家风情小镇、茶山江安置小区等项目。
2. 抓好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推进子材公园、江滨公园西岸(永福大桥至银河街段)等城市公园建设。对白石湖公园、江滨公园等已建城市公园和蓬莱大道、金海湾东大街、南珠西大街等已建城市道路,实施彩化及基础设施提升。加快建设城市园林数字化信息系统。继续组织开展市花市树的评选工作。启动创建广西节水型城市。
3. 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尽快建成金海湾西大街改扩建、南北二级公路桅杆坳至黎合江城市道路、钦江五桥等项目,开工建设环城南路东段、平山东大街、环城东路(金海湾东大街至南环路)等项目,加快环城西路南段、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北段、南珠东大街东段等项目建设,形成主城区环城路网;加快市区与园区特别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开工建设北部湾大道至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道路,加快金海湾东大街东延长线建设,构建主城区连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城市大通道;重点打通一批影响通行的“断头路”、小街小巷和主干道“半边路”。加快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建成运营河东分输站至钦州港输气管道、钦州港天然气门站、钦州市燃气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4座汽车加气站。改善城市卫生环境,重点实施西干渠、西干渠康熙岭支流、东干渠、黄晚沟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开工建设河东河西污水处理厂联动工程、垃圾处理场综合整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搬迁安置回建工程、河西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项目。实施城区内涝整治工程和城区排水管网隐患点改造项目,解决城区内涝等问题。加快建设滨海新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开展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停车点等规划,完成火车站地段城市设计,建成钦州东站第二候车室等配套设施,完善火车东站综合功能,培育钦州东站商圈。
4.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开展《钦州市总体城市设计》《钦州市中心城区骨干道路网重要基点控制规划》《钦州市城市慢行系统专项规划》等城市规划编制。加快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建成云计算中心、云视频中心、数字城管、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等项目,提高城市管理运营的智能化水平。以广西交通“一卡通”为基础,推进钦州市民卡向公共自行车、旅游、体育等领域拓展和整合。建成钦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二期工程。引进社会资本开展公交公司体制改革,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加强公共交通、出租车行业规范管理。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开展户外广告、人行道违停、渣土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等专项整治活动。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5. 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加快灵山、浦北、钦北产城互动园区建设,促进新城与园区融合发展,扩大县城产业、人口集聚。推进浦北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大重点镇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建设一批自治区级重点镇、特色示范镇,打造特色城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农业转移等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9%。
(六)推进平台先行先试,扩大“钦州平台”开放带动效应。
围绕国家级开放平台优势,着力在产业合作、贸易、金融、城市人文合作等方面开展创新,争取落实推进一批试点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对全市发展的引领效应。
1. 促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提速和产业集聚。推进中马科技园、加工贸易园、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公共服务和产业平台建设,加快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研发生产基地一期、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园、毛燕进口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实现慧宝源生物医药一期、鑫德利光电科技研发与生产基地一期全面投产,开工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跨境数据中心、清真食品产业园、中国-东盟北斗天绘卫星运营平台、中国-东盟生物制造研发与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争取国家支持规划建设“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争取引进建设燕联网电商平台、橡胶深加工产业基地等项目,推动设立进口毛燕指定口岸,构建燕窝加工跨国贸易产业链。加快建设自治区改革创新先行园区,争取《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条例》尽快获得自治区颁布实施,继续在“两国双园”合作架构下开展政策协同创新,研究推进“两国一检”合作。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开展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探索设立园区一级母基金和金融投资公司。
2. 做大做优保税港区特色业务。争取新开通钦州保税港区“南车北运”滚装船直航线,推进与南宁、昆明、贵阳、南昌等地平行进口汽车体验中心的业务合作,加快打造西南汽车集散港。实施“蚂蚁洋货”国际商品直销品牌加盟战略,继续在区内外重点城市合作开设旗舰店、县级城镇招揽精品加盟店。完善跨境电商支撑体系,扩大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开展中泰海上“水果快线”业务,扩大肉类、水果进口,打造西南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积极培育飞机整机进口贸易交付、飞机发动机采购等通航产业。建成加工贸易标准厂房、棉纺产业园等项目,发展电子信息、高端棉纺、木材加工、汽车零配件等加工贸易产业。推动保税港区网内网外互动发展。推进保税港区智慧港口建设。
3. 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争取举办工作会议、论坛等活动,运营好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一期,继续与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的港口城市洽谈港航信息互联,争取更多国内和东盟国家的港口城市加入合作网络,尽快建立与东盟10国“一国一港”合作机制,扩大合作网络的影响力。
4. 深入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组织复制推广已批复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力争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重点争取金融、旅游、商贸物流、交通运输、信息、科教文卫、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等cepa先行先试示范项目落地,扩大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利用规模。推进“侨梦苑”创建工作,吸引侨资企业和海外华侨华人投资创业。继续推进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研究申报。
5. 扩大对外贸易。组织企业参加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展销会及春秋两届广交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深入实施全区加工贸易“三年倍增计划”,以钦州保税港区、钦州高新区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机电设备等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企业,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强化外向型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通关、退税、用工等问题。整合码头资源,创新通关管理,做大做强边贸业。争取自治区支持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申报创建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6. 拓展城市人文交流。重点推进与马来西亚关丹市、老挝琅勃拉邦市、缅甸仰光市等缔结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城市,与缅甸仰光港、泰国林查班港等互结国际姐妹港,扩大东盟港口城市友好交流圈。健全“两市双日”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精心筹备钦州与关丹两市在钦州举办的首届“关丹日”交流活动。争取举办中国-东盟女企业家论坛。在园区、高校、华侨农林场等侨胞和留学归国人员集中区推动建立“侨之家”活动平台。
7.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突破工程,策划提出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项目、事项,力争取得新突破。
(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着力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为农业农村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一年三造、亩产万斤”粮食高产试验项目,扩大秋冬马铃薯种植,力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25万亩、总产量111万吨。继续开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9+3”提升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发展。
2. 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开展蔬菜优质高产集成技术辐射活动,力争全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5万亩、产量增加13万吨。重点抓好荔枝、香蕉、火龙果、黄瓜皮等特色农产品提升工程,建设一批标准果园,力争荔枝种植面积达到126万亩、产量30万吨,香蕉面积25万亩、产量75万吨,火龙果面积2.3万亩、产量2万吨,黄瓜面积13万亩、产量32万吨。加快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力争茶叶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1万吨,木薯面积39万亩、产量24万吨。推进1.5万亩 “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力争糖料蔗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产量370万吨。
3.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建18个自治区、县、乡三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年内争取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带动特色种养业升级发展。出台农产品品牌创建扶持奖励政策,加强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培育认证,创建名优农产品2个以上。科学规划养殖用海,建设国家级三娘湾海洋牧场示范区一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养殖标准化示范等项目,抓好犀牛脚等渔港改造提升工作,推动海洋渔业集约化发展。开展“钦州大蚝”中国品牌育苗、养殖、育肥、配送标准化建设,引进培育精深加工企业,争取举办亚洲牡蛎大会,提高“钦州大蚝”影响力,做大做强大蚝产业。办好灵山荔枝节、浦北香蕉节、灵山春茶节等农产品产销节会活动,开展农村电商、农产品网上展销节等“互联网+现代农业”活动,促进荔枝、香蕉、辣椒等大宗农产品顺产顺销。抓好种养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 强化农村发展基础支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海河堤、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郁江调水工程建设,完成中小河流治理3公里、标准海堤1公里、渠道防渗配套20公里。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围绕破解发展体制机制瓶颈障碍,着力在行政审批、商事制度、行政管理、政务服务等方面开展创新,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1.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行政审批事项“放、管、服”工作,及时调整和更新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创新行政审批模式,利用“互联网+行政审批”,推进网上审批。推进市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尽快组建市行政审批局,完善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运行机制。抓好权力清单和责任整合工作,建设全市权力运行平台,打造权力清单“升级版”。实施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提速增效行动,简化投资项目前置手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2.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六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全面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加强工商、税务等部门间企业登记注册等信息对接共享。完善“宽进严管”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的协同监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完善信息公示和联合惩戒机制。
3. 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交通等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整扶贫、移民、民族、宗教等管理体制,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
4. 深化财税改革。推进财政信息公开,确保按要求全部公开到位。编制2018-2020年中期财政规划。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重点对重大投资项目、民生项目、竞争性分配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继续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研究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继续做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
5. 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市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确保“应进必进”。推动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市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扩大各部门向服务窗口的授权,优化办理流程,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事”。推进县区、镇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扩建。积极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6.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以上,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50家,新评选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0家。引导开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持续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扩大牡蛎(大蚝)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丰富政策性农业保险种类,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
同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教育、医疗卫生、安全生产、国有企业、工业园区、供销合作社、华侨农林场等领域改革。
(九)坚持惠民生,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围绕民生重点难点,着力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新、养老服务、社会保障、食品安全、脱贫攻坚等领域,积极推进一批改革措施和试点工程,促进民生保障更有力、改善成效更大。
1. 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全面完成北部湾大学二期建设。深入实施解决钦州市主城区“入学难”三年攻坚六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白石湖幼儿园、市第九和第十幼儿园、皇庭天麓湖幼儿园、市三十九和四十一小、皇庭实验小学、东升学校、茶山江小学及市十三、十四、十六中学等项目,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推进中小学全面改薄工程,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抓好教育装备标准化等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标评估,确保灵山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做好自治区特色示范普高创建工作,支持办好一批优质普高。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建立健全公办和民办教师流动机制,引进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文实中学创建优质民办学校,推进市外国语学校迁建、京华国际艺术双语学校项目建设。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推进全纳教育行动,切实保障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按时入学,逐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 提高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做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巩固改革成果,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进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计划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完善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突出做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管理服务。加快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市中医医院迁建、灵山县中医医院扩建、浦北县妇幼保健院、钦北区中医医院扩建等项目,着力完善基层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引导扶持社会办医。
3. 扩大就业创业。落实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扶持和引导就业创业。完善基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镇级人力资源市场,全面推广使用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四级联网,实现就业信息村村通。完善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民工培训实训基地,加大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支持建设一批众创空间,规划建设钦州创客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5万人。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参保,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3万人。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提高医保经办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大住房保障,开工建设3000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以贫困户为重点的农村危房改造。围绕精准救助的目标,扎实做好兜底线的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实施“救急难”,创新资金拨付管理模式,尽快建立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和服务组织“四级联动”救急对象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响应机制,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和城乡低保对象、资金等管理。建设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建设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加快北部湾老年公寓、北部湾老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行“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等模式经营养老服务机构。
5.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刘永福诞辰1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争取刘永福纪念馆上半年对外开放,开工建设一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开展市群众艺术馆新馆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继续开展“和谐之声”“广场大家乐”“年年丰欢乐秀台”“欢乐田园”“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农家书屋书目更新、“三项电影”放映等工作。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文化地方立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提升坭兴陶产业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开展组建文化传媒集团、影剧院转企改制等改革。举办国际沙滩排球巡回赛、中国-东盟(钦州)狮王争霸赛、第六届全市运动会等体育赛事。
6. 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争取尽快完成石化产业园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任务,开展钦南区茅坡社区自治区级低碳社区试点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确保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制订生态保护红线配套管理政策,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完成茅尾海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三娘湾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启动茅尾海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大茅尾海等河口海湾污染整治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大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任务并通过国家和自治区验收,争取第一批25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年底竣工,启动18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加强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力争森林蓄积量增长4%。全面开展“宜居乡村”建设活动,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定期开展整改“回头看”。
7. 全力保障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争取设立北部湾石化产业灭火救援中心,启动建设北部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增强石化等领域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能力。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活动,实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及“智慧食安”、食品药品追溯系统建设,组织开展“双安双创”活动,争取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广西食品安全城市通过中期综合评估,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立体化社会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专项严打整治活动,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
8.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战。重点推进贫困地区道路、农房、饮水、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贫困村村委或行政村中心学校所在地通硬化(沥青)路、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砂石路以上道路、贫困村内95%以上农户有砖混或砖木或土木或木制结构的住房、行政村95%以上农户解决饮水问题等。实施产业扶贫示范小区带动扶贫脱贫试点,推行“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 “合作社+贫困户” “能人大户+贫困户”等贫困村产业发展互助带动模式。突出抓好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创新产业带动脱贫的模式,促进贫困村增收脱贫致富。全面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按计划实施564户1775人易地搬迁。2017年,全市计划实现8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36540贫困人口减贫。
9. 继续实施好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统筹集中资金和资源,加大民生投入,争取年内建成教育、医疗、文化、饮水、农村道路、社保等一批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项目,继续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让更多群众增强获得感。
各位代表,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力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实现我市“两个建成”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