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廖家森,是当今钦州坭兴陶艺界著名的青年艺术家,坭兴陶工艺设计、制作、字画雕刻能手。他美术专科毕业,不等不靠,自谋职业,怀着对坭兴陶艺的满腔热情,用自己五寸生花的笔(刀),摸爬滾打十五载,在坭兴陶领域打造出一条康庄大道。由他开创的泥浆挤压法(又名堆塑法)工艺,独树一帜,极大地丰富了坭兴陶文化艺术,为推动坭兴陶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弃教从陶
廖家森生于斯,长于斯,是钦南区矿业职工子弟。他从小便爱好美术和书法,梦想做一位书画艺术家。2001年,廖家森于钦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取钦州学院美术专业)。那年是大中专毕业生国家包分配的最后一趟“班车”,本以为高高兴兴能端上铁饭碗、做一辈子“孩子王”的他,左盼右盼数月,仍一直“泥牛入海无消息”。最让他不解的是,同屇的钦北区以及周边的北海、防城港市籍的同学,几乎端上香饽饽的铁饭碗站在讲台上,而钦南区、钦州港以及市直的同学,则水火两重天,不包分配,自谋职业。刚走出校门,便出师不利,这一“同命不同价”的不平等条款,无疑令他们伤心不已。
此时此刻,廖家森处事不惊,临危不惧,他并没有怨天尤人,面对现实,不等不靠,积极“找米”下锅。幸好他所学的是热门的美术专业,且书画了得,凭着自己的过硬本领,很快在一次全市性小学图音教师应聘中脫颖而出,成为钦州市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师。
人向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廖家森却大逆其道,从教半年之后,便辞职打工,做一位坭兴陶雕刻工匠。在谈及他当年“心血来潮”的举动,他自称:“阴差阳错,是缘分。”他形容当年“跳槽”,是在钦州坭兴陶犹如股市跌入熊市之时“抄底购进”的。他感谢当年政策幸好不兑现,否则自己肯定安安分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辈子,没机会做坭兴人。
廖家森当老师的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终生难忘,从教的日子不仅让他遇到艺道上的知音,更让他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原来,廖家森在市实小仼教期间,该校在市坭兴陶艺有限公司设有一个教学实践基地,他就是该基地的辅导老师,专为学生课外辅导美术书法学习。现在他的太太关女士,就是他当年基地的学生,这对情投意合的师生终于走在一起。
因基地结缘,与坭兴人朝夕相处,从此廖家森与陶艺结下不解之缘。
虚心好学
围在城内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经典的句子,廖家森深有感触。进入教师队伍行列这道围城之后,他惭惭体会到,原来认为教师职业看似很香,其实是一项饱含着酸甜苦辣的职业。他称,教师行业不是一般人能胜仼,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耐性、口才、心理学等良好素质。根据自己的性格,他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如果待在学校八小时以内敷衍了事,会误人子弟,于心不忍。
廖家森打工的首位“婆家”,就是从事过的教学基地——钦州市坭兴陶艺有限公司。他毕业于美术院校,根据他的专长,一进厂公司便安排他担仼雕刻工。那时正值陶业低潮,工价极为低下,但是他毫无怨言,对陶业充满着激情和希望。初来乍到,作为科班出身、具有扎实书画功底的他,在陶艺工人面前乃是个小学生。为了早日把坭兴陶传统制作工艺的真经学到手,他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与工友们打成一片。无论是捏泥、拉坯、刻字刻画,或是装饰、烧窑、打磨,他无不一一“拜读”,认真系统地向各位师父请教坭兴陶制作的每一道流程。并有的放矢重点向从事陶艺设计、雕刻字画的师父学习,总结学习各位师父宝贵的实践经验,受益匪浅,很快进入角色。那时他帮公司每刻一把坭兴壶,工价只得区区五毛钱,加上底薪,一个月下来才收入几百块钱,可是日子过得很充实,每当看到自己的书画陶刻作品,经过窑变出千姿万态、光彩夺目的色彩,他都很有成就感,生活过得很精彩。
买书充电,是帮助廖家森提高技艺的重要途径。他选购的学习资料,五花八门,书刊报纸,不分新旧,多为书法、美术、设计以及唐诗宋词方面。他购买的书刊渠道也多种多样,有网购的,书店购的,也甚至地摊购的,通过饱览群书,从中汲收艺术养分,从而拓宽创作视野。
廖家森善刻能画精设计,隶、楷书、马、花鸟、人物写意画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陶艺作品几乎是自己设计、刻字与雕画,个性强,布局简洁,图文并茂。长期以来,他坚持走精品路线,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迄今已设计出200多件陶艺作品,他的个性化章法字、画雕刻工艺和独创制作的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欣赏价值,深受海内外知名人士的喜爱及收藏。他先后在坭兴陶艺有限公司、承坭斋有限公司、钦州湾坭兴陶艺有限公司打工当白领。每到一处,均有所作为,他曾为以上公司打造出多个陶艺品牌,创造出年产值数百万,为社会经济创造良好效益。
金子发光
经过十五年的摸爬滾打,廖家森已创立有自己的“三木”工作室。他白天打工,晚上呆在自己的工作室从事陶艺创作。现在他的“身价”不菲,已由原来雕刻字画每壶五毛钱上升至百元一把(含刻字画),其才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廖家森善于开拓进取,他年富力强,八面玲珑,从日常生活中看到别人用蛋糕枪作画、玻璃装修师父用的压胶枪,根据这些原理运用到陶艺中,他先后从药店买回数十支大中小人用注射针筒,通过按一定比例用水将陶土稀释后,再用这些注射针筒吸浆压至陶坯上作画,历经近半年时间,上百次的试验,他研发独创的泥浆挤压法技艺终于在2014年6月取得成功,同年被钦州电视台作专题报道。传统的坭兴陶工艺,如填坭、浮雕、线刻等均为凹平状,而泥浆挤压法则为凸状,不仅具有立体感强烈、触手可感,更有色彩鲜明之对比。其设备简单,以针筒代笔,以泥浆为墨,操作灵活,随意作画。它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坭兴陶艺术,为陶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是金子总会发光。自从2010年3月他的坭兴陶作品《鼓樽》荣获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并申请外观专利首炮打响后,一发不可收拾,一路高歌猛进,2010年“民族团结宝瓶”被自治区民委选送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赠送品并申请外观专利,《海豚母子》荣获2010年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广西旅游商品展“金奖”;2011年《八桂乡情》荣获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并申请外观专利,《福满乾坤桶》荣获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优秀奖”,《大地飞歌》在第十二届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1“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并申请外观专利;2012年荣获“广西钦州坭兴陶·玉陶香港精品展”金奖,“第一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传统手工业创新成果奖,《八桂纳福桶》在第二届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产品获“铜奖”并申请外观专利,“广西钦州坭兴陶·玉陶香港精品展”银奖,《神蛙茶叶罐》在第二届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产品获“优秀奖”并申请外观专利,《凤凰吉象瓶》、《金鼓齐鸣》荣获全国2012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八桂鼎盛瓶》荣获“首届广西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广西钦州坭兴陶·玉陶香港精品展”银奖,《乐鼓瓶》荣获“钦州市第二届坭兴陶旅游商品开发与设计大赛”二等奖,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设计的坭兴陶数件作品分别入编《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和《中国工艺美术名师大典》。2013年《大地飞歌》荣获广西美术馆“广西优秀作品奖”,《大地飞歌》、《金鼓齐鸣》、《凤凰吉象瓶》、《八桂鼎盛瓶》入编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作品展工艺 美 术 作 品 丛 书 , 书 号 IS-BN978-7-5494-1048-4/J.2091 ,《马到功成》、《小楷》、《孙过庭书谱》入选det 365.com坭兴陶之都.陶艺术画展。2014年《春之美》荣获第四届“大地奖”陶瓷比赛“银奖”,《秋之韵》获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暨大师精品展“八桂天工奖铜奖”,《春之美》获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钦州坭兴陶精品工程作品展大赛“金奖”,《璧玉》、《金秋的夏日》、《秋之韵》分别获得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钦州坭兴陶精品工程作品展大赛中荣获“银奖”、第四届中国(钦州)坭兴陶精品展“优秀奖”,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作品展,同年获第六届美术陶瓷技艺大赛-雕刻图案装饰雕刻“银奖”。2016年泥浆挤压法技艺通过专家认证,批准成为自治区科技厅技术创新项目,予以拨款开发。
廖家森如今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首届广西陶瓷大师,广西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钦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二级技师。面对所取得的荣誉和成绩,他谦虚地说,自己在陶艺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同仁的支持与帮助,尤其是向著名中国古典人物画家邓敦伟学习工笔画,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学习工艺美术设计,向著名画家帅立功教授学习写意与创意设计,是在多位大师的“仙人指路”潜移默化下取得的。